宁夏新闻网讯(记者 张海莹 文/图)10月22日下午,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“十四五”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(第六场)上获悉,“十四五”以来宁夏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,水土保持率达到77.72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.89个百分点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50平方公里。
据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全区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、坡耕地整治、淤地坝建设等工程270余项,水土流失面积较2020年减少5.73%。通过打造“水土保持+产业融合”发展模式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。
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、一级巡视员麦山在发布会现场介绍道,“十四五”期间,宁夏审批水土保持方案6000余件,累计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6.6亿元,是“十三五”期间的6倍。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,累计发现并依法处理1400多个水土保持违法违规问题。
除此之外,宁夏还积极探索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转化的实践路径,2024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试点,完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“第一单”。今年9月,石嘴山市、同心县、彭阳县等7个市县12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签约1240余万元,撬动社会资本6380万元投入当地生态及生产设施建设。
麦山表示,宁夏将系统谋划“十五五”水土保持各项任务,探索“水土保持+”发展新模式,加大重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,努力实现水土保持工作新突破。